戴坤成的山岳景觀攝影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向陽,三叉山和嘉明湖
向陽,三叉山因嘉明湖之盛名,已是台灣山岳中的熱門景點;也因稜上全程皆屬高山草原景觀,風景秀麗,行程難度低,天數短,成為山岳人士的最愛;前幾年更由於向陽國家森林風景區的成立,更為此景點增添人氣,儼然成為登山度假旅遊避暑勝地;登山口位於遊客中心旁,一開始即走在風景區內寬敞的松樹林產業道路上,沐浴在森林的芬多精中,空氣清新,舒適宜人;進入登山步道後約一個小時抵達新向陽山屋(昔日為破舊工寮),此為台灣少數的大型山屋之一,可容納數百人,其建築獨樹一格;所謂輕鬆行意指在此住宿隔日輕裝往返嘉明湖,省去重裝的負擔,然以攝影為目的者,不會做此選擇;上稜後視野豁然開朗,前方步道旁的一顆迎賓樹玉山圓柏,造型獨特,極具自然藝術氣息,乃許多山友心中的最愛;不久來到向陽大崩壁的頂端,往下俯視,直覺雙腿發軟,攝人心魄;再來就是玉山圓柏枯木群的雲門舞集表演舞台,千姿百態,撩人心思,各個均極富造型美;向陽山頂360度視野展望,北眺玉山群峰,雲峰,三叉山,東眺新康,布拉克桑山,南眺南一段群峰,山巒美景盡在眼前,美不勝收;嘉明湖避難小屋,為因應蜂湧而來的登山客潮,今日已於二側擴建成紅色屋瓦落地式別墅建築,為當地增添特色美景;山屋到三叉山美景依舊,打從上稜後開始,可說是全稜無冷場,美景一幕接一幕,快門按個不停,這就是高山草原的特色,極具滿足攝影創作慾望的價值;三叉山為十崇之一,十崇意指山頂遼闊如平原之意,登頂後還要走很久才到三角點,其視野展望和向陽山一致;嘉明湖位於三叉山東側凹陷處,其狀似隕石湖,四周為草原山丘所包圍,風景秀麗,不少山友不住山莊,寧願背重裝,不辭艱辛,不畏風寒到此紮營,就是為親近此山光水色,和便於從事嘉明湖的晨昏攝影;向陽三叉山,絕對是山友和喜愛山岳攝影的最佳選擇.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淺談新康山橫段縱走
新康山有東台首嶽之稱,為台灣山岳最接近東部海岸線的一座百岳,船隻從太平洋航線抵台最先看到的台灣陸地就是新康山,在花東縱谷玉里,富里一帶,只要天氣晴朗也可以看到新康山的山頭;昔日走新康橫段須往返,旣操又少有展望,山岳攝影人士多不願嘗試,可說是為完成百岳者而設計的路線;如今八通關古道修護後,也開通了新仙山到古道的路段,今日搫登新康山大多選擇橫段縱走接八通關古道瓦拉米段出花蓮玉里安通,行程就變得輕鬆愜意許多;瓦拉米的山腰健行路,遠比從連理西峰到新仙山上下數個山頭還要往返的稜線路要有景觀視野和展望,可漫步悠遊來一趟古道上巡禮,聆聽鳥語花香,緬懷前人步伐,讚賞峽谷風光,即浪漫且很閒情適意;新康橫斷縱走的視野景觀,基本上以前段向陽,三叉山,嘉明湖為主要精華(此段另篇介紹),及後段古道上之巡禮次之,中段的三叉營地往布拉克桑山一帶風景欠佳,而連理西峰經連理山到新仙山和新康山一帶可說完全無展望,除了新仙山頂唯一的東部展望,是眺望新康山最佳的角度,和新康山頂只有東北視野景觀除外;此段唯一具有360度視野景觀的是新康山南稜的天宮堡壘,但搫登此巨石頗有危險性,有其是下雨天切勿冒然行動;後段的古道為一個健行路線,路程稍遠,不過風景秀麗,走來心情愉快,可為此行留下完美的終曲,行程安排上建議以六天為宜.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白姑大山
白姑大山又稱白狗大山,隸屬於中央山脈,雪山山脈抑或獨立山頭,眾說紛紜,其周圍皆為河流所包圍,南有北港溪,北隔大甲溪與劍山相望,東隔合歡西溪與合歡山為鄰,其山腹龐大,基盤遼闊,副峰近十座,故稱為大山;昔日登山口設在中橫公路青山段台電產業道路51Km處,全程需陡上,落差逾二千米,除了山頂可說全程沒有視野和展望,成為岳界體能和腳程的訓練基地,從事山岳攝影者都不願嘗試;921大地震後路斷而移至現今的紅香部落,路程較原來的輕鬆許多,也多了些展望,行程以安排三天為宜;從登山口到司宴池營地約4~5小時的路程,無展望,為森林路徑,中度陡坡;司宴池營地頗為寬敞,可搭四人帳至少20頂以上,營地就像個戲棚,只有南向約140度的視野景觀,可眺奇萊山列,能安山列和干卓萬山列,三大山塊程倒L型排列,距離稍遠,中間為陷落地帶,錯落一些中小級山,向西歿入於地平面上;營地往白姑大山來回約7~8小時,其中三分之二時間須經鋸齒連峰,無視野展望,出連峰之後才是此行的精華所在,進入充滿視野的高山草原景觀,可隨自己需求按快門,登頂後的360度視野景觀,北可眺雪山西稜和劍稜,東北眺北一,北二段,南向展望和司宴池一致,然因海拔變高看得更清晰,唯獨全程無法拍到白姑大山的山容山貌,美中不足,欲拍白姑本尊須在營地往東北方向(東北峰)尋找,可找到最佳的拍攝角度;下山後的登山口到紅香部落間的產業道路上,沿途茶田風光绮麗誘人,可順道拍攝,到紅香部落還可泡個露天溫泉浴,舒緩全身筋骨,滌盡一身塵土,然後快快樂樂賦歸.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北二段的心靈之旅
甚麼叫做鬼門關,親自走一趟北二段就可獲得啟示,那是一條心靈洗滌之旅;甚麼叫做死亡稜線,在北二段的甘著峰眺望,你就會發現那是一段自我超越和生命昇華赴賭的路,這就是登山的精神和意義;國內岳界人士為何要完成百岳,只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小段旅程,卻能自我期許成長和歷練;條條大路通羅馬,多數人會選擇近而短的路,那麼又為何有人要走最曲折坎坷,惡劣環境氣候百般阻擾,還要登高繞遠的山路?試問,這二種人誰的江山最能永恆持久?每個人的心中自有答案;此趟行程因夏季霧氣和山嵐較多;視野展望有限,只能就所知有限介紹;中央山脈北二段行程走來並不輕鬆,以安排五天為宜,第一天走在產業道路上,坡度緩和,但路程頗長,沒有景觀眺點好不愜意,只有閂山可發揮拍照的慾望;閂山為草原景觀,風景秀麗,東眺鈴鳴山,無明山,東北可眺北一段,其他展望被樹叢和山嵐遮掩;鈴鳴山為一個女性化的草原山頭,視野一等一,八方展望,東向眺點群山萬壑,山巒景觀頗為出色,南眺畢祿山銜接鈴鳴山的稜線,為一幅畢祿專屬的風情畫,西眺閂山和雪山山脈;無明山和鬼門關山有如馬鞍座墊的兩端,從無明池眺這二座山的山頭並不高聳明顯,但從其他方向看到的這二座山,危崖峭壁,煞是壯觀美麗,位於二山中間的無明池,以北為草原,以南為森林,東向可眺雪山山脈全稜,西向為群山萬壑的山巒景觀,在此宿營有很好的展望和視野;從鬼門關山眺無明山,森林和草原架構的山容很美,和印象中的崩崖絕壁判若二山;鬼門關斷崖雖曾出過事,然顧名思義,其實走來驚而不險;在最低鞍處回首鬼門關山山容很美麗出色,岩峰山頭有恰如其名的感覺;甘著南峰無視野,而甘著峰展望普通,是眺中央尖山和死亡稜線最近的百岳;其實死亡稜線也沒想像中恐怖和危險,只是要挑晴朗天氣,把握住方向才能過關;耳無溪的溪石景致很美,潺潺流水,詩情畫意,台灣的高山溪流景觀都是絕佳的攝影景點,只是登山乃團體行動,未必有時間可在溪流間盡情發揮拍照,就看個人的調配了.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異域國度的雪山西稜西遊記
記得走大小劍稜時,看到的雪山西稜是叢山峻嶺,山峰一座接一座,看似不好惹,但走來卻頗覺輕鬆,只是好不愜意;走雪山西稜一路上看的雪山山容是那麼的陌生,完全映像外,從火石山,弓水山,頭鷹山看到的雪山及其聖稜線全稜,總是披者暗黑色的神秘面紗和扭曲的的聖稜線線條感覺(因上午眺雪山呈逆光剪影效果,下午山嵐起霧,及地形因素所產生的稜線錯覺感),頗有巫山異域國度的高山風情;雪山主東稜和翠池前篇已介紹;略過不談;從翠池到下翠池走在玉山圓柏純林內,鳥語花香,怡然自得,心情舒暢;出箭竹林來到博可爾大草原,風景秀麗,是攝影景點,博可爾山非百岳,選擇性登頂;下到山谷即開始一整天箭竹林迷宮之旅,從博可爾山後鞍,火石山,大南山到弓水山前,一路走在沒有落差的山腰路,沒有視野景觀,一路到底的箭竹林步道會令人不厭其煩,這段路唯一的景點就是火石山了,視野展望佳,稜頂確有火石風味,加上稀疏錯落的矮盤灌叢,點綴出異國花園景致,以此作前景拍攝遠景的雪山全稜很有異國風情;弓水山和頭鷹山的視野和火石一致;雪山西稜一路都可眺望雪劍稜,只是從山腰仰望的只有森林景觀和臆測的山頭,只有登頂才能展望雪劍稜上的全貌;大南山和弓水山因不是百岳,選擇性登頂,弓水山草原山頭,距水源營地十八分鐘路程,倒值得一遊;西稜真正的精華要從上頭鷹山稜上開始,經奇峻山,大雪山到匹匹達山沿途高山草原景觀,視野展望良好,由以奇峻山後稜水源步道旁附近眺望大雪山最為美麗,是台灣山岳最美麗的風情畫之一,還有大雪山的一級展望,到匹匹達山之間的眺點,是此行程最重要的景觀,從匹匹達山下到與中雪山之間的最低鞍前,是眺中雪山和白姑大山最好的眺點,中雪山無展望,林道走29公里出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結束此趟行程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發掘北大武山的寶藏之旅
中央山脈至南一段卑南主山以南,山勢走降到三千公尺以下的陷落區,直到墾丁半島歿入海平面;北大武山是在這廣大區塊唯一一座隆起超越三千公尺級的高山百岳,是南台灣高屏地區最高峰,稱霸南霸天,也是之所以名列五岳之一的由來;就景觀言,很多人都知道北大武山有三寶,三寶指的是日出,雲海,鐵杉,個人倒覺得不只三寶,只是要看個人的造化和運氣才遇得到,環境氣候因子會塑造很多迥然迴異的氣象景觀,把環境點綴烘托得更為出色華麗,這種景象是可遇不可求的,筆者就曾經在此遇到生平第一次波濤洶湧急速流動的浪濤雲海,非常壯觀美麗,也曾在此遇到晨曦時刻最美麗色溫而線條分明的層疊山巒景觀,這種環境氣候還會塑造出壯麗的雲瀑,或令人感動的彩虹,各種雲彩霞光,色溫變化的奇幻異景,從事山岳攝影最渴望遇到的就是這類令人情緒澎湃為之動容的景象;北大武山的大景觀攝影眺點並不多,檜谷山莊前二百公尺的石壁處是此行最好的展望,欣賞落日餘暉最好的觀景平台,大武祠的東南向眺點已被日漸高大的樹叢給半遮掩,展望大不如從前,北大武山三角點只有東北向眺點,可眺望和卑南主山之間陷落的層層山巒美景,和眼前展現龐大身軀和美麗稜線的霧台山,霧台山狹長的稜線臂灣銜接隆起高聳的北大武山,是經常出現雲瀑景象所在;北大武山沿線都是走在森林內,上稜後也是如此,不過北大武稜上的鐵杉頗具造型特色,若搭配雲海或遠景拍攝會有不錯的意境;雖然北大武少大山遠景的展望眺點,走在森林內只要夠細心留意,仍可從森林縫隙中找到拍攝靈感,或改以生態景觀創作攝影小品,攝影眼往往須從不起眼或複雜的環境中培養訓練出敏銳的感官,才能提升創作才華;整體而言,北大武山拜地形氣候因素,這裡的日出日落晨昏雲海景象特別出色美麗,加上行程天數短,很適合舊地重遊,多走幾回碰碰運氣,挖掘更多別人所沒有的保藏.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台灣的地標玉山及其群峰
玉山是台灣第一高峰,具有象徵台灣指標性地位,是國人的聖山,是登山旅遊度假避暑勝地,不分國內外,岳界或非岳界,它是最熱門也是最多人攀登和旅遊的山,那種盛況就像世界第一的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吸引著全世界許多山岳人士前往朝聖一樣;由於玉山周遭副峰眾多,百岳就有九座,所以玉山有多種套裝行程安排,以旅遊朝聖性質者,多選擇單峰雙日遊或雙峰三日遊,乃屬於入門級的登山旅遊行程,或以攀登百岳為根基的前五峰或後四峰或一次到位的群峰或縱走八通關,這些就得進行行前體能和腳程訓練不可;玉山的景觀壯麗,氣象萬千,地形多變,山貌雄偉壯闊,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自然景觀,既然國人一直強調要愛台灣,因此非來朝聖不可,沒登過玉山就不是真正台灣人,這是登頂過的人口中經常念念有詞的豪語,甚至連政治人物為證明其愛台灣也來參一腳,也有人以累積登頂次數朝聖許願,目前已知最高攀登記錄已達七百多次;從南三段眺望玉山群峰隆起的地壘景觀特別美,秀姑坪到馬博拉斯山之間是眺望玉山群峰的觀景平台,走南二段,玉山群峰每天會以不同的角度展現風采,南橫三星看到的玉山又是另一種意境之美,只要天氣晴朗,高聳挺拔的玉山甚至連中北部群山都可見到其英姿;台灣因位處於亞熱帶,森林界限較高,約位於3500至3600米之間,界線之上生態就只剩下玉山圓柏和少數的矮盤灌叢生長在極為嚴酷的荒岩礫石上,在玉山長條稜線下,可看到這條界線上下分明不同的景致,界限之上幾乎光禿一片,所以走在稜上幾乎都有一級視野景觀(除了玉山前峰和西峰外),尤以玉山主峰到南峰之間的閉鎖曲線稜最漂亮,北峰眺玉山主峰山貌最美,頗有帝王風範,而主峰三百六十度的視野景觀任何景致都可入鏡,眺北峰稜線輪廓最美,可見到全台最高的建築物北峰氣象觀測站,眺東峰的山容,似東方不敗的俠客豪情,氣勢宏偉;玉山稜下有一個眺西峰的最佳角度莫錯過;玉山東峰是眺東方中央山脈三位盟主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及大水窟山的最佳暸望台;圓峰營地一帶眺望南峰就像是帝王的桂冠,山形狀闊美麗;玉山南峰眺東台首霸新康山,南二段群峰,南台首嶽關山都很美;東小南山有荒涼的寒原景觀,眺點一級;南玉山是令人心闊神怡的高山草原景色,從南玉山回首玉山群峰,山頭林立,高聳入天,煞是壯觀美麗,眺關山更是一幅詩情畫意的風情畫;小南山雖非百岳,登頂眺南玉山的角度很美;鹿山是全台唯一須下坡一千公尺登頂的百岳,從鹿山仰望玉山和東峰的森林景觀也很華麗;玉山西峰森林山頭無展望,不過其前稜有一個眺望玉山西向山容不錯的眺點;玉山前峰展望欠佳;筆者建議朝聖之旅應選擇玉山縱走八通關,可循老農溪源頭而下,倘佯悠閒在八通關山谷大草原的自然美景中,再循八通關古道來一趟歷史人文巡禮,攝影景觀會更豐富,更值回票價.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