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一路驚艷不已的馬博行

十五年前曾托者疲累的身軀,匆匆成為你的過客,當時的體力和腳程不適合第一次縱走就選擇只有六天行程的馬博,造成需求喘息遠勝於攝影,所以,一點也感受不到你的美;如今再次造訪,你卻總是在陰晴不定間讓我一路驚豔不已,此行猶如參觀一場高山杜鵑花博盛宴,登山縱走變成另一場與花仙子在流光飛舞花團錦簇中的追逐秀;今年可能因暖冬雨少陽光足致花期約提前半個月,更難得的是在同一時間綻放的花團約有七成,形成壯麗的花海景觀,杜鵑花海的密集度可比美南湖,甚至在喀西帕南山的紅毛杜鵑也開了約六成,這不是愛莉絲的魔鏡夢遊,而是真實的我的馬博奇遇記;馬博整段路線各有風格迴異的景觀特色,如八通關,馬布谷,及太平谷的山谷草原景觀,這些都是高山動物的天堂,人類的伊甸園;秀姑坪是最佳玉山群峰的觀景台,昔日曾經是玉山圓柏聚集地,後因燎火成原,成枯木亂葬崗;秀馬鞍到馬博拉斯山之間有一片原始的玉山圓柏純林,行走其間猶如置身電影"魔戒"樹精之列中;另外,還有名聞遐邇的中央山脈盟主秀姑巒山與二盟主馬博拉斯山,有驚而不險,壯觀的烏拉孟和塔比拉斷崖,還有山頂遼闊如二個足球場大,稀疏點綴著造型奇特圓柏的原野風情畫的馬西山;最後,還有名產螞蝗的告別之吻,牠可不是吸血鬼,而是人類血栓的救世主,筆者極力推薦馬博橫斷是少數幾條最值得一遊的縱走路線之一.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發揮天馬行空想像空間的龍脊東稜記

風雨交加中在奇萊山莊熬了一天二夜,清晨雨停得以繼續我們的東遊記;強風中第三次登上北峰,兩手凍得發麻,依舊無緣見到東方那條龍脊,只好憑自己的想像力,親自去揣摩推敲這條稜線走向;過了奇萊北副峰,雲開霧散,一個驚艷如仙境般美景展現眼前,突見八仙離開月形池度雲海而去,想是我們不速之客到訪,打擾他們修行,若此,我們是為東方取經而來,神聖使命想必諸仙定能諒解;來到月形池回首來時路頓悟,原來我們走過了山腹龐大的奇萊北峰就是龍頭,北峰及其副峰二個山頭就是龍角,方才在副峰頂看到如二個S型相接曲折綿延的稜線就是龍脊,終於霧開悟開是也;過磐石西峰,遇見驚嘆號池,心想他不是在質疑我的見解,而是考驗我的自信;從北峰到磐石山,一路走在視野開闊風景秀麗的高山草原上,許多動物如維尼熊,趴趴熊,彼得兔與我們不期而遇,悟空與唐三藏西方取經的隊伍也與我們差身而過,甚至撞見了迅猛龍與劍齒虎告訴我們肚子餓了要去獵食,原來他們也隨時代進步懂得尊重人權,之後又遇到長毛象順道載了我們一程;右後方奇萊連峰與我們漸行漸遠,左邊北一北二諸峰在雲海之上相疊有致的向我們招手問候,把種種美景凝結成梵谷式油畫裝進快門等待增值;前方即將迎接我們的是三角習題剪不斷理還亂的東方三寇,太魯閣大山和立霧主山,前方有鋸齒連峰,而帕托魯山前方則是御賜極品箭竹海,之後還有落差2300公尺冗長似無止盡下坡等著我們,看起來關關難過也要關關過,在在考驗我們的自信與意志力;現實環境中有美好的事物等我們去發掘欣賞與享受,也有各種磨難待我們經歷與克服,人生就像百岳行腳一樣曲折坎坷,而百岳也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有些人經不起考驗,第一次登山經常口中念念有詞,自怨自哀,第一次就會變成最後一次;登山過程雖然艱辛,若能發揮天馬行空添加想像力,融入如冰河歷險記,侏儸紀,魔戒或納尼亞傳奇的故事性在行程中,或把潘朵拉星球納美人居住的生態環境架構在自己的行程環境裡,那麼登山過程會充滿歡笑聲,瀰漫迴盪滿山滿谷;這樣登山過程既知性感性更饒富趣味性,能把艱苦完全拋諸腦後;我們爬山是在享受其過程,而不是登頂成就感,東遊記取的就是人生經,登山的心態正確,辛苦耕耘就會有收穫,若轉為興趣,那會是生活中最快樂的體驗;大自然的寶藏取之不盡,只怕你不願付出去換取;最後告訴大家一個祕密,此趟我曾因誤入岐徒踏入二度空間,撞見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順道參觀一遊,信不信由你.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水漾森林究竟美不美?

水漾森林這名稱詩情畫意,很多人都想一睹廬山真面目,然而去過的人卻評論不一,這不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而是氣候和陽光主宰環境的因素;沒有陽光,我們居住的地球會一片黑暗,萬物的顏色是由陽光反射呈現出來的;溪頭杉林溪一帶因林相水氣豐富和地理因素經常雲霧嬝繞;沒有陽光呈現出來的景色一片蕭瑟死寂,自然較不會感動人心,尤其會令攝影者大失所望,然有些藝術家或作家卻偏好這類色調來創作,傳達秋意和枯寂;另外,在薄霧半遮掩下,有時更能烘托點綴出水漾的朦朧美;水漾的行程,一般人多在午侯霧茫茫中抵達,隔日一早陽光尚未探出頭就啟程賦歸,往往見到的只是陰霾灰暗的景調,這就是多半評論不佳的由來 ,如果能等一等,等到陽光映照山頭,山林倒映水面會呈現綠色水漾,隨著太陽角度升高繼而轉變成藍色水漾,在靠近岸邊的淺水灘側逆光照射下,水底泥濘會反射水面呈金黃色,隨著觀賞或拍照方向和角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差異,若空氣中水氣較多的晴天(或霧散後或雨後轉晴)晨昏,更會展現不同的色溫變化,出現更美的,甚至是奇幻的水漾森林;藍天天空若能有些碎積雲或卷雲或陽光自雲層穿透照亮水漾森林的舞台光芒,景觀也會很華麗出色;美景是需要環境氣候和陽光來烘托點綴的;第一次沒拍到美景,個人建議多跑幾趟,攝影師第一趟往往是記錄環境和光線方向(隨季節而有不同),日後才拍出好作品;美景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要驟然下評論,美不美或好與壞,累積經驗可解惑,找到真理.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選擇山岳攝影的意義

攝影分類很多,婚紗和工商攝影有商業利益;人文攝影是競賽的常勝軍;而生態和風景攝影大概只能做為紀錄和裝飭品,且在時間.金錢和體力的負荷上遠勝於其他攝影;山岳攝影屬於生態風景的一環,除了展現美麗景觀外,亦可記錄輔佐學術研究,因此多數人.甚至七成的登山客不會看懂其涵意,台灣人登山習性多以健身和攻百岳山頭為主,鮮少會去了解生態環境;我曾經請攝影老師評論我的作品,得到的答案是另請了解山岳的人吧!常人看山岳照片的結論是:看來看去都是山,不都一樣嗎?我之所以選擇山岳攝影,除了興趣使然,它能幫助我了解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山岳也具有人文歷史意義,它能藉由環境氣候因素,提升本能歷練,修身養性兼運動健身,能親近大自然兼休閒度假,短暫的拋開世俗壓力,洗滌一身塵土,行得遠.看得近,把常人享受不到的幻化風雲.良辰美景.生態變遷記錄在快門裡;雪山白木林已被火吞噬,水漾森林也可能被洪水淹沒或變成枯木墳場,山會崩,河水會改道,大自然的力量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凝具生命中的永恆,就是我們生態風景攝影的使命,我們能把人跡罕至的高山各個角落風景裝進快門,把它帶回世俗與人同享,這就是山岳攝影意義所在,我們一群不為名利,只嘆作品乏人問津,就像Discovery和國家地理頻道收視率低迷一樣,無奈,多數人只願沉浸在只佔台灣土地1/5的樂土,對那4/5叢山峻嶺.原始荒野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