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漾森林這名稱詩情畫意,很多人都想一睹廬山真面目,然而去過的人卻評論不一,這不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而是氣候和陽光主宰環境的因素;沒有陽光,我們居住的地球會一片黑暗,萬物的顏色是由陽光反射呈現出來的;溪頭杉林溪一帶因林相水氣豐富和地理因素經常雲霧嬝繞;沒有陽光呈現出來的景色一片蕭瑟死寂,自然較不會感動人心,尤其會令攝影者大失所望,然有些藝術家或作家卻偏好這類色調來創作,傳達秋意和枯寂;另外,在薄霧半遮掩下,有時更能烘托點綴出水漾的朦朧美;水漾的行程,一般人多在午侯霧茫茫中抵達,隔日一早陽光尚未探出頭就啟程賦歸,往往見到的只是陰霾灰暗的景調,這就是多半評論不佳的由來 ,如果能等一等,等到陽光映照山頭,山林倒映水面會呈現綠色水漾,隨著太陽角度升高繼而轉變成藍色水漾,在靠近岸邊的淺水灘側逆光照射下,水底泥濘會反射水面呈金黃色,隨著觀賞或拍照方向和角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差異,若空氣中水氣較多的晴天(或霧散後或雨後轉晴)晨昏,更會展現不同的色溫變化,出現更美的,甚至是奇幻的水漾森林;藍天天空若能有些碎積雲或卷雲或陽光自雲層穿透照亮水漾森林的舞台光芒,景觀也會很華麗出色;美景是需要環境氣候和陽光來烘托點綴的;第一次沒拍到美景,個人建議多跑幾趟,攝影師第一趟往往是記錄環境和光線方向(隨季節而有不同),日後才拍出好作品;美景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要驟然下評論,美不美或好與壞,累積經驗可解惑,找到真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