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江湖行之前傳雪山主東稜

雪山主東稜是一條既熱門也是入門的行程,風景美麗,是山岳攝影人士最愛的選擇之一,他也是攀登百岳者經常會重複二至三次的路線(如雪北志佳陽線,雪山西稜,雪劍線,聖稜線等),雪山也因台灣次高峰的名氣,令許多人甚至外國人慕名而來,他可說是僅次於玉山的熱門路線,然其風情畫則勝於玉山,雪山三六九山莊就像是江湖人士聚集的龍門客棧;早期的雪山登山口,在志佳陽線的司界蘭溪,中期在武陵農場產業道路旁,現今則位於上升近四百公尺的露營區上方,少了這段落差令雪東線變得輕鬆自在,到翠池不用十小時(昔日山友只走八小時);登山口即為絕佳的風景攝影點,主東稜是和武陵四秀稜平行的,所以沿線的展望均以四秀,北一,北二為主;今日的七卡山莊,除了車程較遠的南部山友會選擇外,今已乏人問津,失去了昔日的風采;哭坡有不錯的展望;雪山東峰前稜有枯木林景觀,後稜是秋天芒草和3690m峰及雪山主峰最完美搭配入鏡的攝影點,加上東峰的一等展望,東峰一帶也為此稜最重要的攝影點之一;龍門客棧369山莊附近是此線的菁華,以其上方的白木林景觀和秋天成片的變色葉植物巒大花愀和芒草最為美麗,整個景色充滿詩情畫意之美,只惜前年山莊附近的野火把這片美麗的生態景觀給蒸發了,很難想像全台最具特色,最漂亮的白木林景觀已成為歷史;接著進入名文古今中外的黑森林,走在其中宜人自在,詩情愜意,使我聯想到許多發生在黑森林的故事,有劫富濟貧的俠盜羅賓漢傳奇,小紅帽與黑森林的童話故事,或是情侶羅曼史挪威森林,或是江湖各門派俠客忍者潛伏的是非之地,全世界都有黑森林傳奇和故事,我們的黑森林除了靈異傳奇,似乎少了精采動人的故事,我們何不憑自己的想像力編織拍攝出有風格和創意,屬於自己的黑森林作品的故事;出森林即來到雪山主峰下已經被地質學家證實為冰河沖刷遺跡的雪山圈谷,其形狀似畚斗,雖然壯觀,但不容易拍攝捕捉出圈谷之美,可能是天氣因素吧!至於雪山頂的展望,雖然已登頂數次,仍然無緣一睹其風采,然憑對其地形的了解,不難想像周遭的地理位置和展望,雪山山脈以雪山主峰為中心(假設為捷運轉運站)成放射狀,向東有捷運主東線,東南為志佳揚線,南有雪劍線,西為雪山西稜線,北為聖稜線,和素密達山北稜向東延伸的武陵四秀線;雪山的展望除了北方被幾乎等高的北稜角擋住,其他方向的展望可想而知,還有東方與雪山山脈平行的中央山脈一路相隨的南湖中央尖和北二段的景觀;據說龍門客棧後方的白木林,為古代決戰場和兵家必爭之地,敗者只有到黑森林淪為賊寇,或下山從此隱退江湖,此傳說未經證實不可考,只是順道一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