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阿爾卑斯風情的奇萊連峰

阿爾卑斯山代表的是賞心悅目,風景如畫的人間樂土,是旅遊登山聖地,歐洲,日本,紐西蘭都有同名的阿爾卑斯山,如果要從台灣高山選擇可比美阿爾卑斯山風情,我會選奇萊連峰;雖然,西向看奇萊連峰,裸岩峭壁真如名符其實的黑色奇萊黑色美學,從北向的畢祿,鋸山一帶,看整個奇萊連稜,有如隆起的一塊巨大地壘,頗像屏風或堡壘,頗具特色美,走過東稜和從東向看,方知奇萊主,北峰山腹龐大,頗有大山架勢,應更名為奇萊大山主,北峰,是草原和森林架構的風景面,南向的展望,應從能高主或南峰眺望,只惜這兩座山登頂二次都遇暴風雪,無緣一睹周邊風景;奇萊連稜真正的美要從稜上去體會,才會感動所有山友的心;奇萊北峰一等一的展望,北眺屏風,畢祿,北二,北一群峰,西眺合歡群峰,南眺奇萊主峰及其連稜,東方的視野僅止於其副峰,東稜的龍脊得從副峰才看得到;從北峰稜上你會發現奇萊主北稜,是全台最美麗的稜線,搭配青青草原的旖旎風光,從腳下的稜線開始,曲折如女性軀體線條綿延到龐大奇萊主峰軀幹下,這絕對是一幅阿爾卑斯風情畫,壯觀美麗,尤以在山莊附近的稜上觀看更玲瓏有型,如大師毛筆揮霍的線條之美,搭配近看俊秀的奇萊池山更為出色;從山莊到主峰的稜線上,每隔一段路不時回頭眺望奇萊北峰,都會有超脫非凡的北峰畫面入鏡,絕對是奇萊北峰的最佳特寫;奇萊主峰的前稜轉為粗獷裸岩和石礫架構的荒原地形,呈現另一種原始特色的美景;主峰頂也是一等一的視野展望,東稜景觀全稜呈現,南眺卡樓羅大斷崖蜿蜒曲折的險峻瘦稜綿延到奇萊裡山下,西眺合歡群峰;卡樓羅並不難走,只是瘦稜頗長,需費時三,四小時;奇萊裡山到奇萊南峰下一帶地形較複雜,路線走在山腰,山腹幾經轉折,又逢霧雨無緣一窺究竟,在此無緣介紹;至於奇萊南峰和南華山,更是天堂樂園,前篇能安縱走已討論過,在此略過;筆者建議,就山岳攝影言,山區午後經常霧雨,無法全程拍攝和記錄景點,唯有重複走幾次才能有機會窺得全貌,尤其像奇萊連稜這麼漂亮美麗的路線更應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