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向陽,三叉山和嘉明湖
向陽,三叉山因嘉明湖之盛名,已是台灣山岳中的熱門景點;也因稜上全程皆屬高山草原景觀,風景秀麗,行程難度低,天數短,成為山岳人士的最愛;前幾年更由於向陽國家森林風景區的成立,更為此景點增添人氣,儼然成為登山度假旅遊避暑勝地;登山口位於遊客中心旁,一開始即走在風景區內寬敞的松樹林產業道路上,沐浴在森林的芬多精中,空氣清新,舒適宜人;進入登山步道後約一個小時抵達新向陽山屋(昔日為破舊工寮),此為台灣少數的大型山屋之一,可容納數百人,其建築獨樹一格;所謂輕鬆行意指在此住宿隔日輕裝往返嘉明湖,省去重裝的負擔,然以攝影為目的者,不會做此選擇;上稜後視野豁然開朗,前方步道旁的一顆迎賓樹玉山圓柏,造型獨特,極具自然藝術氣息,乃許多山友心中的最愛;不久來到向陽大崩壁的頂端,往下俯視,直覺雙腿發軟,攝人心魄;再來就是玉山圓柏枯木群的雲門舞集表演舞台,千姿百態,撩人心思,各個均極富造型美;向陽山頂360度視野展望,北眺玉山群峰,雲峰,三叉山,東眺新康,布拉克桑山,南眺南一段群峰,山巒美景盡在眼前,美不勝收;嘉明湖避難小屋,為因應蜂湧而來的登山客潮,今日已於二側擴建成紅色屋瓦落地式別墅建築,為當地增添特色美景;山屋到三叉山美景依舊,打從上稜後開始,可說是全稜無冷場,美景一幕接一幕,快門按個不停,這就是高山草原的特色,極具滿足攝影創作慾望的價值;三叉山為十崇之一,十崇意指山頂遼闊如平原之意,登頂後還要走很久才到三角點,其視野展望和向陽山一致;嘉明湖位於三叉山東側凹陷處,其狀似隕石湖,四周為草原山丘所包圍,風景秀麗,不少山友不住山莊,寧願背重裝,不辭艱辛,不畏風寒到此紮營,就是為親近此山光水色,和便於從事嘉明湖的晨昏攝影;向陽三叉山,絕對是山友和喜愛山岳攝影的最佳選擇.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淺談新康山橫段縱走
新康山有東台首嶽之稱,為台灣山岳最接近東部海岸線的一座百岳,船隻從太平洋航線抵台最先看到的台灣陸地就是新康山,在花東縱谷玉里,富里一帶,只要天氣晴朗也可以看到新康山的山頭;昔日走新康橫段須往返,旣操又少有展望,山岳攝影人士多不願嘗試,可說是為完成百岳者而設計的路線;如今八通關古道修護後,也開通了新仙山到古道的路段,今日搫登新康山大多選擇橫段縱走接八通關古道瓦拉米段出花蓮玉里安通,行程就變得輕鬆愜意許多;瓦拉米的山腰健行路,遠比從連理西峰到新仙山上下數個山頭還要往返的稜線路要有景觀視野和展望,可漫步悠遊來一趟古道上巡禮,聆聽鳥語花香,緬懷前人步伐,讚賞峽谷風光,即浪漫且很閒情適意;新康橫斷縱走的視野景觀,基本上以前段向陽,三叉山,嘉明湖為主要精華(此段另篇介紹),及後段古道上之巡禮次之,中段的三叉營地往布拉克桑山一帶風景欠佳,而連理西峰經連理山到新仙山和新康山一帶可說完全無展望,除了新仙山頂唯一的東部展望,是眺望新康山最佳的角度,和新康山頂只有東北視野景觀除外;此段唯一具有360度視野景觀的是新康山南稜的天宮堡壘,但搫登此巨石頗有危險性,有其是下雨天切勿冒然行動;後段的古道為一個健行路線,路程稍遠,不過風景秀麗,走來心情愉快,可為此行留下完美的終曲,行程安排上建議以六天為宜.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白姑大山
白姑大山又稱白狗大山,隸屬於中央山脈,雪山山脈抑或獨立山頭,眾說紛紜,其周圍皆為河流所包圍,南有北港溪,北隔大甲溪與劍山相望,東隔合歡西溪與合歡山為鄰,其山腹龐大,基盤遼闊,副峰近十座,故稱為大山;昔日登山口設在中橫公路青山段台電產業道路51Km處,全程需陡上,落差逾二千米,除了山頂可說全程沒有視野和展望,成為岳界體能和腳程的訓練基地,從事山岳攝影者都不願嘗試;921大地震後路斷而移至現今的紅香部落,路程較原來的輕鬆許多,也多了些展望,行程以安排三天為宜;從登山口到司宴池營地約4~5小時的路程,無展望,為森林路徑,中度陡坡;司宴池營地頗為寬敞,可搭四人帳至少20頂以上,營地就像個戲棚,只有南向約140度的視野景觀,可眺奇萊山列,能安山列和干卓萬山列,三大山塊程倒L型排列,距離稍遠,中間為陷落地帶,錯落一些中小級山,向西歿入於地平面上;營地往白姑大山來回約7~8小時,其中三分之二時間須經鋸齒連峰,無視野展望,出連峰之後才是此行的精華所在,進入充滿視野的高山草原景觀,可隨自己需求按快門,登頂後的360度視野景觀,北可眺雪山西稜和劍稜,東北眺北一,北二段,南向展望和司宴池一致,然因海拔變高看得更清晰,唯獨全程無法拍到白姑大山的山容山貌,美中不足,欲拍白姑本尊須在營地往東北方向(東北峰)尋找,可找到最佳的拍攝角度;下山後的登山口到紅香部落間的產業道路上,沿途茶田風光绮麗誘人,可順道拍攝,到紅香部落還可泡個露天溫泉浴,舒緩全身筋骨,滌盡一身塵土,然後快快樂樂賦歸.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北二段的心靈之旅
甚麼叫做鬼門關,親自走一趟北二段就可獲得啟示,那是一條心靈洗滌之旅;甚麼叫做死亡稜線,在北二段的甘著峰眺望,你就會發現那是一段自我超越和生命昇華赴賭的路,這就是登山的精神和意義;國內岳界人士為何要完成百岳,只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小段旅程,卻能自我期許成長和歷練;條條大路通羅馬,多數人會選擇近而短的路,那麼又為何有人要走最曲折坎坷,惡劣環境氣候百般阻擾,還要登高繞遠的山路?試問,這二種人誰的江山最能永恆持久?每個人的心中自有答案;此趟行程因夏季霧氣和山嵐較多;視野展望有限,只能就所知有限介紹;中央山脈北二段行程走來並不輕鬆,以安排五天為宜,第一天走在產業道路上,坡度緩和,但路程頗長,沒有景觀眺點好不愜意,只有閂山可發揮拍照的慾望;閂山為草原景觀,風景秀麗,東眺鈴鳴山,無明山,東北可眺北一段,其他展望被樹叢和山嵐遮掩;鈴鳴山為一個女性化的草原山頭,視野一等一,八方展望,東向眺點群山萬壑,山巒景觀頗為出色,南眺畢祿山銜接鈴鳴山的稜線,為一幅畢祿專屬的風情畫,西眺閂山和雪山山脈;無明山和鬼門關山有如馬鞍座墊的兩端,從無明池眺這二座山的山頭並不高聳明顯,但從其他方向看到的這二座山,危崖峭壁,煞是壯觀美麗,位於二山中間的無明池,以北為草原,以南為森林,東向可眺雪山山脈全稜,西向為群山萬壑的山巒景觀,在此宿營有很好的展望和視野;從鬼門關山眺無明山,森林和草原架構的山容很美,和印象中的崩崖絕壁判若二山;鬼門關斷崖雖曾出過事,然顧名思義,其實走來驚而不險;在最低鞍處回首鬼門關山山容很美麗出色,岩峰山頭有恰如其名的感覺;甘著南峰無視野,而甘著峰展望普通,是眺中央尖山和死亡稜線最近的百岳;其實死亡稜線也沒想像中恐怖和危險,只是要挑晴朗天氣,把握住方向才能過關;耳無溪的溪石景致很美,潺潺流水,詩情畫意,台灣的高山溪流景觀都是絕佳的攝影景點,只是登山乃團體行動,未必有時間可在溪流間盡情發揮拍照,就看個人的調配了.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異域國度的雪山西稜西遊記
記得走大小劍稜時,看到的雪山西稜是叢山峻嶺,山峰一座接一座,看似不好惹,但走來卻頗覺輕鬆,只是好不愜意;走雪山西稜一路上看的雪山山容是那麼的陌生,完全映像外,從火石山,弓水山,頭鷹山看到的雪山及其聖稜線全稜,總是披者暗黑色的神秘面紗和扭曲的的聖稜線線條感覺(因上午眺雪山呈逆光剪影效果,下午山嵐起霧,及地形因素所產生的稜線錯覺感),頗有巫山異域國度的高山風情;雪山主東稜和翠池前篇已介紹;略過不談;從翠池到下翠池走在玉山圓柏純林內,鳥語花香,怡然自得,心情舒暢;出箭竹林來到博可爾大草原,風景秀麗,是攝影景點,博可爾山非百岳,選擇性登頂;下到山谷即開始一整天箭竹林迷宮之旅,從博可爾山後鞍,火石山,大南山到弓水山前,一路走在沒有落差的山腰路,沒有視野景觀,一路到底的箭竹林步道會令人不厭其煩,這段路唯一的景點就是火石山了,視野展望佳,稜頂確有火石風味,加上稀疏錯落的矮盤灌叢,點綴出異國花園景致,以此作前景拍攝遠景的雪山全稜很有異國風情;弓水山和頭鷹山的視野和火石一致;雪山西稜一路都可眺望雪劍稜,只是從山腰仰望的只有森林景觀和臆測的山頭,只有登頂才能展望雪劍稜上的全貌;大南山和弓水山因不是百岳,選擇性登頂,弓水山草原山頭,距水源營地十八分鐘路程,倒值得一遊;西稜真正的精華要從上頭鷹山稜上開始,經奇峻山,大雪山到匹匹達山沿途高山草原景觀,視野展望良好,由以奇峻山後稜水源步道旁附近眺望大雪山最為美麗,是台灣山岳最美麗的風情畫之一,還有大雪山的一級展望,到匹匹達山之間的眺點,是此行程最重要的景觀,從匹匹達山下到與中雪山之間的最低鞍前,是眺中雪山和白姑大山最好的眺點,中雪山無展望,林道走29公里出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結束此趟行程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發掘北大武山的寶藏之旅
中央山脈至南一段卑南主山以南,山勢走降到三千公尺以下的陷落區,直到墾丁半島歿入海平面;北大武山是在這廣大區塊唯一一座隆起超越三千公尺級的高山百岳,是南台灣高屏地區最高峰,稱霸南霸天,也是之所以名列五岳之一的由來;就景觀言,很多人都知道北大武山有三寶,三寶指的是日出,雲海,鐵杉,個人倒覺得不只三寶,只是要看個人的造化和運氣才遇得到,環境氣候因子會塑造很多迥然迴異的氣象景觀,把環境點綴烘托得更為出色華麗,這種景象是可遇不可求的,筆者就曾經在此遇到生平第一次波濤洶湧急速流動的浪濤雲海,非常壯觀美麗,也曾在此遇到晨曦時刻最美麗色溫而線條分明的層疊山巒景觀,這種環境氣候還會塑造出壯麗的雲瀑,或令人感動的彩虹,各種雲彩霞光,色溫變化的奇幻異景,從事山岳攝影最渴望遇到的就是這類令人情緒澎湃為之動容的景象;北大武山的大景觀攝影眺點並不多,檜谷山莊前二百公尺的石壁處是此行最好的展望,欣賞落日餘暉最好的觀景平台,大武祠的東南向眺點已被日漸高大的樹叢給半遮掩,展望大不如從前,北大武山三角點只有東北向眺點,可眺望和卑南主山之間陷落的層層山巒美景,和眼前展現龐大身軀和美麗稜線的霧台山,霧台山狹長的稜線臂灣銜接隆起高聳的北大武山,是經常出現雲瀑景象所在;北大武山沿線都是走在森林內,上稜後也是如此,不過北大武稜上的鐵杉頗具造型特色,若搭配雲海或遠景拍攝會有不錯的意境;雖然北大武少大山遠景的展望眺點,走在森林內只要夠細心留意,仍可從森林縫隙中找到拍攝靈感,或改以生態景觀創作攝影小品,攝影眼往往須從不起眼或複雜的環境中培養訓練出敏銳的感官,才能提升創作才華;整體而言,北大武山拜地形氣候因素,這裡的日出日落晨昏雲海景象特別出色美麗,加上行程天數短,很適合舊地重遊,多走幾回碰碰運氣,挖掘更多別人所沒有的保藏.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台灣的地標玉山及其群峰
玉山是台灣第一高峰,具有象徵台灣指標性地位,是國人的聖山,是登山旅遊度假避暑勝地,不分國內外,岳界或非岳界,它是最熱門也是最多人攀登和旅遊的山,那種盛況就像世界第一的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吸引著全世界許多山岳人士前往朝聖一樣;由於玉山周遭副峰眾多,百岳就有九座,所以玉山有多種套裝行程安排,以旅遊朝聖性質者,多選擇單峰雙日遊或雙峰三日遊,乃屬於入門級的登山旅遊行程,或以攀登百岳為根基的前五峰或後四峰或一次到位的群峰或縱走八通關,這些就得進行行前體能和腳程訓練不可;玉山的景觀壯麗,氣象萬千,地形多變,山貌雄偉壯闊,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自然景觀,既然國人一直強調要愛台灣,因此非來朝聖不可,沒登過玉山就不是真正台灣人,這是登頂過的人口中經常念念有詞的豪語,甚至連政治人物為證明其愛台灣也來參一腳,也有人以累積登頂次數朝聖許願,目前已知最高攀登記錄已達七百多次;從南三段眺望玉山群峰隆起的地壘景觀特別美,秀姑坪到馬博拉斯山之間是眺望玉山群峰的觀景平台,走南二段,玉山群峰每天會以不同的角度展現風采,南橫三星看到的玉山又是另一種意境之美,只要天氣晴朗,高聳挺拔的玉山甚至連中北部群山都可見到其英姿;台灣因位處於亞熱帶,森林界限較高,約位於3500至3600米之間,界線之上生態就只剩下玉山圓柏和少數的矮盤灌叢生長在極為嚴酷的荒岩礫石上,在玉山長條稜線下,可看到這條界線上下分明不同的景致,界限之上幾乎光禿一片,所以走在稜上幾乎都有一級視野景觀(除了玉山前峰和西峰外),尤以玉山主峰到南峰之間的閉鎖曲線稜最漂亮,北峰眺玉山主峰山貌最美,頗有帝王風範,而主峰三百六十度的視野景觀任何景致都可入鏡,眺北峰稜線輪廓最美,可見到全台最高的建築物北峰氣象觀測站,眺東峰的山容,似東方不敗的俠客豪情,氣勢宏偉;玉山稜下有一個眺西峰的最佳角度莫錯過;玉山東峰是眺東方中央山脈三位盟主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及大水窟山的最佳暸望台;圓峰營地一帶眺望南峰就像是帝王的桂冠,山形狀闊美麗;玉山南峰眺東台首霸新康山,南二段群峰,南台首嶽關山都很美;東小南山有荒涼的寒原景觀,眺點一級;南玉山是令人心闊神怡的高山草原景色,從南玉山回首玉山群峰,山頭林立,高聳入天,煞是壯觀美麗,眺關山更是一幅詩情畫意的風情畫;小南山雖非百岳,登頂眺南玉山的角度很美;鹿山是全台唯一須下坡一千公尺登頂的百岳,從鹿山仰望玉山和東峰的森林景觀也很華麗;玉山西峰森林山頭無展望,不過其前稜有一個眺望玉山西向山容不錯的眺點;玉山前峰展望欠佳;筆者建議朝聖之旅應選擇玉山縱走八通關,可循老農溪源頭而下,倘佯悠閒在八通關山谷大草原的自然美景中,再循八通關古道來一趟歷史人文巡禮,攝影景觀會更豐富,更值回票價.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中央山脈中部陷落地帶中的方舟干卓萬山列
中央山脈從南三段到合歡群峰之間為一個陷落地帶,除了近花蓮的縱線主稜能安山列和六順山,關門北山少數幾座超過三千公尺出頭外,縱線主稜以西的廣大面積陷落的山巒中,干卓萬山塊有如橫列在浪潮中的方舟,他是中央山脈橫向延伸出的一條支稜,稜上地形景觀以高山草原為主,參雜一些坍塌嚴重的瘦稜和斷崖;干卓萬是一條冷門的行程,路徑狹窄難行,卓社大山的十八連峰更令許多山友破功,除了欲完成百岳者非選擇不可,其他山友幾乎不太願意嘗試,若此行程風景不美也罷,但是風景漂亮的干卓萬山列豈能放棄一遊,筆者倒覺得行前充分的體能和腳程訓練,或是增加行程的天數,都能化硬為軟,沒有不能克服的問題,只怕有心人?上稜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北方的碧湖山巒景色和遠端的合歡東峰山貌;來到乳型峰營地即可眺望對面山稜的卓社大山;從干卓萬前稜眺望干卓萬山的草原山貌最美;登頂後的三百六十度視野一覽無遺,景色宜人,心闊神怡;干峰到三叉營地多崩塌瘦稜和斷崖,景色依在,唯須注意安全;三叉稜上營地為一個不可多得少數具有視野景觀營地之一,四周圍走個幾步路都有風景可入鏡;在此三叉路南往卓社大山,向東直走往牧山和火山,除了卓社十八連峰的中後段較無展望外,其二個方向的沿途景觀都是此趟的風景精華所在,卓社可眺東,西巒山和干卓萬山,牧山和火山的眺點一致,南眺南三段,西南眺卓社大山最美,東眺中央山脈主稜,從能安山列,六順山到丹大山一一映入眼簾;整體而言干卓萬山列的美,非得親自走一趟才能體會,非三言二語可形容.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香格里拉祕境中的武陵四秀
中央山脈有天下第一唯我無雙,雪山山脈是武陵四秀稱霸天下,今日我慕名而來,欲一窺四秀秘境何以能稱霸武陵;首先,桃山瀑布在夏天會以澎湃懾人的氣勢,令來者心懷敬畏之心進入登山口,持續的陡上坡一再試挫我們的意志力,等上稜後四秀君主才會敞開胸懷分別迎接我們進入他們各自的國度;就從品田王國談起,高山草原景觀築起的國度,自然景色宜人美麗,往新達山屋的路途中有顆非常有型的鐵杉供人留影,新達山屋前有條通往巴紗拉雲國度的叉路須留意,欲登上君主的殿堂品田山須費一番功力,頂上視野一等一,是眺望聖稜最佳的位置,從大小霸尖山到雪山的所有山峰一一呈現眼前,東眺池有山,桃山,喀拉業山和南湖中央尖山,四秀中展望與桃山不相上下;繼之來到池有山國度,森林路徑,輕鬆登頂,中等展望,只有東北向眺點,從池有山眺望桃山的角度最美;至於桃山的國度雖然不是桃李滿天下那種意境,卻是四秀中與品田難分高下的出色與超脫,從桃山北眺喀拉業山的角度最美,西眺品田和聖稜也都是最佳位置,一等一展望,建在前稜的山屋就有很棒的視野景觀,是少數有景色的山屋之一;最後的喀拉業國度,也是森林路徑,只有東向南湖大山眺點,森林產業國度,是台灣百岳緯度最北點,從喀拉業山可眺中央山脈逐漸沒入海平面的特殊景致,喀拉業的回程途中,還可眺望四秀以北和大小霸稜之間的叢林深谷特殊景觀;把四秀全載入記憶和相機中後,從桃山下山走縱走路線,桃山南稜下的回程路有景觀可眺,原路折返則沒有;終於體會四秀之所以稱霸當今武陵的原由了,因為在他們的國度沒有俠光劍氣,只有仁愛和平世界大同,是另一個香格里拉太平盛世,也是台灣幸福指數最高的不丹高山王國.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朝聖之路聖稜線
聖稜是一個頗具誘惑,引人遐思的名詞,不少山友慕名而來,卻被不少瘦稜斷崖的地形景觀嚇的腿軟,尤以素密達斷崖為最;聖稜線是一條較具陽剛氣息的路線景觀,地形山貌多變化,前段3050m高地到伊澤山之間是高山草原景觀,風景秀麗,可眺望聖稜全稜景觀和北部雪山山脈陷落的山巒;從大霸到雪山北峰之間,除了巴紗拉雲山前後稜一帶是森林景觀外,處處可見斷崖,瘦稜,崩壁,摺皺地質,裸岩,礫石,為地質學最好的戶外教學場所,景致壯麗,嚴峻特殊,難怪會在此產生霸氣的世紀奇峰大霸尖山及其群峰;過巴紗拉雲山來到武陵四秀稜三叉路口,聖稜O型或Y行縱走都必須經過眼前令人生懼畏服的品田大斷崖;繼之來到看崩世奇景的最佳位置,穆特勒布山如層層被劍削釜劈過的半面山,令人折服於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創造出另一座的世紀奇峰;穆特勒布山可從東南面盤地而繞的玉山圓柏林登頂,無路基,循少數布條方向鑽行,山頂峽窄僅容納數人,景觀展望一級棒;素密達山的煙囪稜石堆,光站其上就腳軟,排隊等候下斷崖的心情更不是滋味,但終究還是得通過;雪山北峰前還有二處斷崖地形,一為碎石陡下波,另一為瘦稜斷崖,雪山北峰到凱蘭特昆山之間較好走,風景美麗,從北峰可眺望主峰的北向圈谷地形,另一層面的雪山主峰風情,北峰南稜為玉山圓柏純林景觀,極為原始美麗;凱蘭特昆山眺望雪山西稜很出色,峰峰相連的景致極為壯麗;從凱蘭特昆山下黑森林是大小堆疊的碎石陡下坡,或從凱山走瘦稜脊經北稜角到雪山主峰下山,亦可選擇翠池過夜,重溫人間仙境舊夢,隔日再下山;原則上在聖稜線從事山岳攝影,須格外注意安全;有人說,完成朝聖之路就可結婚生子,對我而言是心靈的救贖和生命的昇華.
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阿爾卑斯風情的奇萊連峰
阿爾卑斯山代表的是賞心悅目,風景如畫的人間樂土,是旅遊登山聖地,歐洲,日本,紐西蘭都有同名的阿爾卑斯山,如果要從台灣高山選擇可比美阿爾卑斯山風情,我會選奇萊連峰;雖然,西向看奇萊連峰,裸岩峭壁真如名符其實的黑色奇萊黑色美學,從北向的畢祿,鋸山一帶,看整個奇萊連稜,有如隆起的一塊巨大地壘,頗像屏風或堡壘,頗具特色美,走過東稜和從東向看,方知奇萊主,北峰山腹龐大,頗有大山架勢,應更名為奇萊大山主,北峰,是草原和森林架構的風景面,南向的展望,應從能高主或南峰眺望,只惜這兩座山登頂二次都遇暴風雪,無緣一睹周邊風景;奇萊連稜真正的美要從稜上去體會,才會感動所有山友的心;奇萊北峰一等一的展望,北眺屏風,畢祿,北二,北一群峰,西眺合歡群峰,南眺奇萊主峰及其連稜,東方的視野僅止於其副峰,東稜的龍脊得從副峰才看得到;從北峰稜上你會發現奇萊主北稜,是全台最美麗的稜線,搭配青青草原的旖旎風光,從腳下的稜線開始,曲折如女性軀體線條綿延到龐大奇萊主峰軀幹下,這絕對是一幅阿爾卑斯風情畫,壯觀美麗,尤以在山莊附近的稜上觀看更玲瓏有型,如大師毛筆揮霍的線條之美,搭配近看俊秀的奇萊池山更為出色;從山莊到主峰的稜線上,每隔一段路不時回頭眺望奇萊北峰,都會有超脫非凡的北峰畫面入鏡,絕對是奇萊北峰的最佳特寫;奇萊主峰的前稜轉為粗獷裸岩和石礫架構的荒原地形,呈現另一種原始特色的美景;主峰頂也是一等一的視野展望,東稜景觀全稜呈現,南眺卡樓羅大斷崖蜿蜒曲折的險峻瘦稜綿延到奇萊裡山下,西眺合歡群峰;卡樓羅並不難走,只是瘦稜頗長,需費時三,四小時;奇萊裡山到奇萊南峰下一帶地形較複雜,路線走在山腰,山腹幾經轉折,又逢霧雨無緣一窺究竟,在此無緣介紹;至於奇萊南峰和南華山,更是天堂樂園,前篇能安縱走已討論過,在此略過;筆者建議,就山岳攝影言,山區午後經常霧雨,無法全程拍攝和記錄景點,唯有重複走幾次才能有機會窺得全貌,尤其像奇萊連稜這麼漂亮美麗的路線更應如此.
江湖行之前傳雪山主東稜
雪山主東稜是一條既熱門也是入門的行程,風景美麗,是山岳攝影人士最愛的選擇之一,他也是攀登百岳者經常會重複二至三次的路線(如雪北志佳陽線,雪山西稜,雪劍線,聖稜線等),雪山也因台灣次高峰的名氣,令許多人甚至外國人慕名而來,他可說是僅次於玉山的熱門路線,然其風情畫則勝於玉山,雪山三六九山莊就像是江湖人士聚集的龍門客棧;早期的雪山登山口,在志佳陽線的司界蘭溪,中期在武陵農場產業道路旁,現今則位於上升近四百公尺的露營區上方,少了這段落差令雪東線變得輕鬆自在,到翠池不用十小時(昔日山友只走八小時);登山口即為絕佳的風景攝影點,主東稜是和武陵四秀稜平行的,所以沿線的展望均以四秀,北一,北二為主;今日的七卡山莊,除了車程較遠的南部山友會選擇外,今已乏人問津,失去了昔日的風采;哭坡有不錯的展望;雪山東峰前稜有枯木林景觀,後稜是秋天芒草和3690m峰及雪山主峰最完美搭配入鏡的攝影點,加上東峰的一等展望,東峰一帶也為此稜最重要的攝影點之一;龍門客棧369山莊附近是此線的菁華,以其上方的白木林景觀和秋天成片的變色葉植物巒大花愀和芒草最為美麗,整個景色充滿詩情畫意之美,只惜前年山莊附近的野火把這片美麗的生態景觀給蒸發了,很難想像全台最具特色,最漂亮的白木林景觀已成為歷史;接著進入名文古今中外的黑森林,走在其中宜人自在,詩情愜意,使我聯想到許多發生在黑森林的故事,有劫富濟貧的俠盜羅賓漢傳奇,小紅帽與黑森林的童話故事,或是情侶羅曼史挪威森林,或是江湖各門派俠客忍者潛伏的是非之地,全世界都有黑森林傳奇和故事,我們的黑森林除了靈異傳奇,似乎少了精采動人的故事,我們何不憑自己的想像力編織拍攝出有風格和創意,屬於自己的黑森林作品的故事;出森林即來到雪山主峰下已經被地質學家證實為冰河沖刷遺跡的雪山圈谷,其形狀似畚斗,雖然壯觀,但不容易拍攝捕捉出圈谷之美,可能是天氣因素吧!至於雪山頂的展望,雖然已登頂數次,仍然無緣一睹其風采,然憑對其地形的了解,不難想像周遭的地理位置和展望,雪山山脈以雪山主峰為中心(假設為捷運轉運站)成放射狀,向東有捷運主東線,東南為志佳揚線,南有雪劍線,西為雪山西稜線,北為聖稜線,和素密達山北稜向東延伸的武陵四秀線;雪山的展望除了北方被幾乎等高的北稜角擋住,其他方向的展望可想而知,還有東方與雪山山脈平行的中央山脈一路相隨的南湖中央尖和北二段的景觀;據說龍門客棧後方的白木林,為古代決戰場和兵家必爭之地,敗者只有到黑森林淪為賊寇,或下山從此隱退江湖,此傳說未經證實不可考,只是順道一提.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雪劍江湖行
大劍山與小劍山頗有江湖武俠之名,其山貌也名符其實有如劍刃,而佳陽山斷崖殘壁一洩千里如刀鋒,從雪山到小劍山整段稜脊高聳險峻,山峰數十座,如鋸齒劍鋒般排列,猶如臥虎藏龍,個個亮劍爭峰,宣示地盤,盤踞一方,據說江湖各派系如嵩山少林,武當太極,華山劍派,崑崙,峨嵋,丐幫等,都已在此潛伏,欲爭奪天下;雪劍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準備以山行者之名,以一機一鏡昭告江湖仁愛和平,世界大同;這故事再扯下去,就會變成天龍八部和倚天屠龍記的綜合版,最後可能以笑傲江湖做結尾;言歸正傳,科幻武俠片看多了,過個乾癮;如果諸位想像力豐富,會認同我以此做為雪劍稜之地形地貌的論述;類似雪劍的美麗鋸齒稜線,尚有從南玉山眺望的關山至關山嶺山的關山大斷崖,尤其北部的南湖南峰後稜下眺望南湖主峰至南峰的稜線更加出色;談雪劍稜,在此捨雪山主東稜(另篇介紹,)從雪山翠池開始,有人形容翠池是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也有人不苟同,這又是環境氣候因子在愚弄大家的見解,畢竟大多數登山客很少會重複爬同一路線的山,山區午後容易起霧,甚至下雨,因此許多人錯過美景,留下遺憾成為過客;筆者到訪過翠池數次,只有一次晴天親眼目睹了翠池之美,深深被那種絕世美景感動,就算霧雨天我也認為翠池很美,朦朧之美,只是那份感動較不像晴天時來得深刻;翠池周遭有全台最大,最密集的玉山圓柏純林,既美麗又壯觀,這裡的圓柏因位於背風面,植株長得筆挺高大,異於其他地區鬆散稀落,也因此,這裡的圓柏較不具那種大自然工匠傲雪不雕的個性和特色,這裡的圓柏是整體的詩情畫意森林之美.從翠池到雪山南峰的稜脊上,都可看到這片森林和雪山西稜的山峰所架構的風景線,美不勝收;從雪山南峰到油婆蘭以高山草原景觀為主,視野展望良好,風景秀麗,尤以完美谷更出色迷人;大劍山一級展望,左望志佳陽線,右眺西稜諸峰,南有劍稜群峰及白姑大山,北回首雪山來時路,一覽無遺的景致,令人心闊神怡;油婆蘭營地一帶也是很棒的風景攝影點,南眺佳陽山,北望大劍山都是絕佳位置;從布夫奇寒山到小劍山是森林路徑,較少展望,只有佳陽山有八方展望,從這位置看小劍山最漂亮,有如劍刃般的山形,氣勢非凡;其他山頭看到的小劍山是雙頭峰,南壁一瀉千里直達中橫公路溪底,小劍山是一個森林山頭無展望;從油婆蘭稜下防火巷的賦歸路,一路也都有展望,推論池眺望布夫奇寒至小劍稜脊也很美;自此就真正要告別江湖,結束華納電影公司給我名號山行者的駭客任務演出,映期另行通知.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南二段
南二段絕對是山岳攝影人必選的行程,許多風景攝影點在台灣山岳界頗負盛名,如向陽,嘉明湖,拉庫拉庫音溪山谷,轆轆谷,塔分池,三尖之一的達芬尖山,大水窟池,秀姑坪,八通關古道沿線風景等,另九加一座(選擇性加入秀姑巒山)的百岳山峰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百岳路線,無論就風景攝影或專攻百岳,南二段都是台灣山岳界的最愛,加上全程都有山屋和水源,也是最幸福的旅程;然其山屋大多蓋在展望較差的鞍部,這當然大大影響了晨昏美景和黃金時刻的攝影創作,而且每天一早就有約三,四百公尺左右的落差(2.5至3小時)的苦上坡,上稜後往往錯失了黃金時刻,所以就攝影言,其行程的安排與山屋的考量需妥善安排規劃;南二段也是以高山草原景觀為主,玉山群峰的展望一路相陪,其每翻過一座山峰,就有不同的景色展現眼前,景觀旖旎多變,風景壯麗,山谷俊秀,山水美景如詩如畫,全程還不時會與水鹿不其而遇;下稜後的景緻依然迷人,走在八通關古道的松樹林舒適浪漫,他是清朝和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產物;五,六月時節,八通關山谷大草原及觀高工作站盛開的法國菊可供攝影者拈花惹草,最後途經幾個瀑布為終點畫下美麗的休止符;若時間有所安排,還可在東埔溫泉沐浴洗滌一身的塵土與疲憊.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在南一段的屋脊上旅行
這裡要談的可不是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也不是台灣最高稜脊,這裡指的是稜線上全程都有視野展望的南一段;除了南台首嶽關山(十峻之一)外,其他山頭落差不大,坡度緩和,風景秀麗,全程在稜線上走來舒適愜意,猶如在屋脊上旅行,不像在登山,是山岳攝影最好選擇之一;曾經有人南一段五天行程只走13小時,足證明南一段難易度;南一段和能高安東軍一樣,也是以高山草原景觀為主,前者稜上景觀平坦寬敞和高山湖泊有別於後者,在秋冬季節南一段的雲海景觀非常出色,南部山脈海拔和緯度不高,氣候宜人,雲海景觀的陪襯遠勝於其他山區,但因全稜毫無遮掩,若遇鋒面來襲難度風險和狀況會比較多,筆者就曾經在相似的能安縱走遇到二次的暴風雪惡劣氣候,那種落魄慘狀想像而知;南一段的景致以關山為主軸,從3026m稜到卑南主山終稜,都有台灣金字塔招牌關山的影子,3026m,3500m及海諾南山眺望關山的雄姿最美;海諾南山須從其後(南)稜回眺,才能看到其山形與山貌;卑南主山附近群聚一堆副峰,來到其地盤,眾多山頭架構了獨特二度空間的風景線;從卑南主山眺望北大武山才能理解其之所以名列五岳的原由;南一段的另一個特色是擁有全台最密集的玉山針藺,在秋冬季節將綠草轉為金黃大地;下稜後的風景線並沒有結束,石山漸取代關山一路相陪,中級山點綴的景致依舊迷人出色,偶而還會看到關山和南一段全稜景觀;只要天公作美,保證攝影會滿載而歸,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撩人心扉的高原風情畫能高安東軍山
高山草原與高山湖泊是能高安東軍山的特色,風景優美,視野極佳,讓你一路展望到底,只要天氣配合,相機的底片可盡情揮霍,滿足攝影者的創作慾望;能安可與青康藏高原或蘇格蘭高地的景觀相比美;能安稜線上的坡度起伏不大,猶如女性軀體的曲線,除能高南峰及安東軍三叉路下至萬大溪2300公尺的落差較難纏外,整趟走起來像是在健行而不是爬山,毫無負擔,輕鬆怡然自得,幾個高山湖泊如白石池,萬里池,屯路池,風景如詩如畫,漫步湖邊浪漫愜意,悠遊自在,賞心悅目,撩人心扉;奇來南峰和南華山(能高北峰)若遇藍天白雲,綠草如茵,會如仙境樂土,令人如痴如醉;奇萊南峰有絕佳的八方展望,北眺另類角度的奇萊連峰,西眺合歡群峰及清境農場的全貌,南眺最佳位置的能高主峰和南峰,東眺山稜線極美的南華山和木瓜溪山巒景色;能高主峰頗具小帝王雄姿,受龐大身軀的能高南峰披護著;十峻之一的能高南峰當然難纏,但他是能安縱走全稜最佳的瞭望台;光頭山若不是從白石池回頭眺望,根本看不到他的山頭與身影,但也頗具特色;白石山展望也極佳;從光頭山到安東軍山之間是此趟高山湖泊集中地,也是此趟行程風景最精華所在;安東軍山是干卓萬山列和中央山脈陷落主支稜最佳展望處,據飛行員描述,從空中俯視安東軍山像朵蓮花,但從陸地上無法推敲證實;最後稜下萬大溪一帶風景秀麗,美輪美奐,也是絕佳的攝影點;走一趟能安縱走,買一送一,再送免費的奧萬大風景區門票,不過須從後山進前門出,非常值得.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岳界的世外桃源南湖中央尖
北一段南湖中央尖山是岳界公認最漂亮的地方,山友們的最愛,攝影者的創作天堂,北國度假避暑聖地;它集各種地形生態景觀渾然天成於一身,你可在有如寨外風情的審馬陣大草原上奔馳,在古靈精怪的玉山圓柏森林內穿梭並以相機代弓守獵,與長鬃山羊在巨石堆疊的舞台上跳躍飛舞,悠遊在時間的長廊中聆聽歡笑滿山楊的山谷回音,在北方異國風情的漫漫稜線上飄泊流浪,在東方金字塔下的時間河流中舞動歲月,在冰凍的寒原上與狼共舞,在細水長流的高山峽谷中與時間共飲歲月,在陶塞峰頂或峰下以詩歌讚頌永恆,在南湖中央尖的錦繡河山中盡情享受江湖遨遊;有些人為當正港台灣人而去登玉山,也有些人登過北大武山後自稱是真正道地的高屏人,那麼,我在此呼籲沒走過北一段,別說你是江湖岳界人;在此純博君一笑,登山的意義在於你是否懂得去享受大自然所帶給我們的回饋,爬那一座山無所謂,然在台灣山岳的生涯中錯過北一段,將會是一件非常婉惜的事情;北一段最值得一提的是玉山圓柏林,乃全國第二大純林(僅次於雪山翠池),但這裡的圓柏造型婀娜多姿,千奇百怪,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心雕塑出來的傑作,數量之多讓攝影者為之瘋狂,曾有人以底片代鈔甚至以身相許賭上一切,就為了捕捉圓柏的神秘風采,他們有時以舞者身分出現,或俠客造型,或紳士或模擬動物造型,有時成群像浪漫的吉普賽人為不受傳統拘束而舞,有時像豪放粗壯的維京人為飄泊狩獵而舞,他們象徵時間,歲月與永恆,是山岳攝影的絕佳題材;而登山客的眼中就不見得有圓柏的身影;其次,這裡也擁有全台山岳密度最高的玉山杜鵑,若選在杜鵑花季期間探訪,那就精彩可期了.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南三段攝影風情簡介
深入中央山脈核心的南三段,人跡罕至,宛如世外桃源,在原始粗獷和充滿陽剛氣息美中還夾帶著一些柔和的女性美;路程長山頭多是此行的特性,走起來雖辛苦累人,但峰峰相連,風景秀麗明媚,景觀旖旎多變,會將汗水化於無形;上到稜線後視野開闊的高山草原景觀可比美能高安東軍,然南三段的景觀變化較多,有廣泛的高山草原,佈滿周遭的眾多山頭,這些山峰的另一面大多是壯麗的斷崖崩壁,它也有密集的叢林景觀,還有各種原始風貌,可說集各種景觀及生態層面於一身;談南三段就得從第三天上到稜線後的太平溪源營地談起(前三天都在稜線下趕路,沒有察覺值得一提之處),此處為一個三叉路口,風景如畫,乃動物的天堂及優質營地,往北輕裝經盧利拉駱山登丹大山來回,南往內領爾山三叉路登山口,三叉路左登斜坡猶如遼闊平原的內領爾山,右經馬路巴拉讓山至義西請馬至山,沿途都有不錯的景致;之後繞斷稜東,西山山腰路上裡門山,後下切優質宿營地丹大溪源;裡門山山頂有如平原,視野相當遼闊,風景優美;而丹大溪橫縱流經多個山谷,從裡門山往西展望的這整個美景,有人稱它為童話世界或伊甸園,我倒覺得像是侏儸紀公園,想像一下許多不同種類的食草科恐龍散布悠遊在此的風情畫,感覺絕不會遜於電影裡的動畫場面,若能多排一天放空休閒在此附近周遭悠閒遨遊,會有意外的收穫;基本上南三段的行程每天都很趕,總是清晨天未亮出發,傍晚近天黑抵達營地,不容易體會真正的休閒度假欣賞大自然美景的那份感覺,爬山若只是為完成百岳而一味趕路忽略實質意義,那一點意思也沒有,腦中帶回來的記憶會很薄弱;此後隨風景線上升,逐漸進入最高潮,從丹大溪源營地經望崖山,可樂可樂安山,郡東山至東郡大山,轉北輕裝往宇達佩山,東巒大山來回,是此行最精華的風景線,山勢起伏,峰峰相連綿延不斷,有廣大的寨外草原風光,還有山谷的森林景觀,景緻絕不比國外遜色,山頭雖多卻毫不感覺累,因為一路上的旖旎風光和開麥拉聲早已掩蓋汗水和疲累;此段路程南有馬博橫斷一路相隨,北有干卓萬山塊和陷落的中央山脈主稜橫縱綿延,西有玉山群峰和郡大,巒大山列,各個出盡峰頭爭相入境,美不勝收;後續由東郡大山經崩坍嚴重而顯得壯觀的本鄉山,牧草鄉野風情的櫧山到天下第一唯我無雙的無雙山,都各有不同特性的景緻,尤其櫧山一帶風景美不勝收;最後的無雙部落和烏瓦拉鼻溪都是知性兼感性的風景點,尤其無雙部落的歷史人文巡禮,令人感嘆淒涼,而此地的景色更是令人驚艷,讓我留下深深的印象,約定來日定再造訪;詳述南三段非三言二語可道盡,謹在此做攝影風情的簡介.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一路驚艷不已的馬博行
十五年前曾托者疲累的身軀,匆匆成為你的過客,當時的體力和腳程不適合第一次縱走就選擇只有六天行程的馬博,造成需求喘息遠勝於攝影,所以,一點也感受不到你的美;如今再次造訪,你卻總是在陰晴不定間讓我一路驚豔不已,此行猶如參觀一場高山杜鵑花博盛宴,登山縱走變成另一場與花仙子在流光飛舞花團錦簇中的追逐秀;今年可能因暖冬雨少陽光足致花期約提前半個月,更難得的是在同一時間綻放的花團約有七成,形成壯麗的花海景觀,杜鵑花海的密集度可比美南湖,甚至在喀西帕南山的紅毛杜鵑也開了約六成,這不是愛莉絲的魔鏡夢遊,而是真實的我的馬博奇遇記;馬博整段路線各有風格迴異的景觀特色,如八通關,馬布谷,及太平谷的山谷草原景觀,這些都是高山動物的天堂,人類的伊甸園;秀姑坪是最佳玉山群峰的觀景台,昔日曾經是玉山圓柏聚集地,後因燎火成原,成枯木亂葬崗;秀馬鞍到馬博拉斯山之間有一片原始的玉山圓柏純林,行走其間猶如置身電影"魔戒"樹精之列中;另外,還有名聞遐邇的中央山脈盟主秀姑巒山與二盟主馬博拉斯山,有驚而不險,壯觀的烏拉孟和塔比拉斷崖,還有山頂遼闊如二個足球場大,稀疏點綴著造型奇特圓柏的原野風情畫的馬西山;最後,還有名產螞蝗的告別之吻,牠可不是吸血鬼,而是人類血栓的救世主,筆者極力推薦馬博橫斷是少數幾條最值得一遊的縱走路線之一.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發揮天馬行空想像空間的龍脊東稜記
風雨交加中在奇萊山莊熬了一天二夜,清晨雨停得以繼續我們的東遊記;強風中第三次登上北峰,兩手凍得發麻,依舊無緣見到東方那條龍脊,只好憑自己的想像力,親自去揣摩推敲這條稜線走向;過了奇萊北副峰,雲開霧散,一個驚艷如仙境般美景展現眼前,突見八仙離開月形池度雲海而去,想是我們不速之客到訪,打擾他們修行,若此,我們是為東方取經而來,神聖使命想必諸仙定能諒解;來到月形池回首來時路頓悟,原來我們走過了山腹龐大的奇萊北峰就是龍頭,北峰及其副峰二個山頭就是龍角,方才在副峰頂看到如二個S型相接曲折綿延的稜線就是龍脊,終於霧開悟開是也;過磐石西峰,遇見驚嘆號池,心想他不是在質疑我的見解,而是考驗我的自信;從北峰到磐石山,一路走在視野開闊風景秀麗的高山草原上,許多動物如維尼熊,趴趴熊,彼得兔與我們不期而遇,悟空與唐三藏西方取經的隊伍也與我們差身而過,甚至撞見了迅猛龍與劍齒虎告訴我們肚子餓了要去獵食,原來他們也隨時代進步懂得尊重人權,之後又遇到長毛象順道載了我們一程;右後方奇萊連峰與我們漸行漸遠,左邊北一北二諸峰在雲海之上相疊有致的向我們招手問候,把種種美景凝結成梵谷式油畫裝進快門等待增值;前方即將迎接我們的是三角習題剪不斷理還亂的東方三寇,太魯閣大山和立霧主山,前方有鋸齒連峰,而帕托魯山前方則是御賜極品箭竹海,之後還有落差2300公尺冗長似無止盡下坡等著我們,看起來關關難過也要關關過,在在考驗我們的自信與意志力;現實環境中有美好的事物等我們去發掘欣賞與享受,也有各種磨難待我們經歷與克服,人生就像百岳行腳一樣曲折坎坷,而百岳也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有些人經不起考驗,第一次登山經常口中念念有詞,自怨自哀,第一次就會變成最後一次;登山過程雖然艱辛,若能發揮天馬行空添加想像力,融入如冰河歷險記,侏儸紀,魔戒或納尼亞傳奇的故事性在行程中,或把潘朵拉星球納美人居住的生態環境架構在自己的行程環境裡,那麼登山過程會充滿歡笑聲,瀰漫迴盪滿山滿谷;這樣登山過程既知性感性更饒富趣味性,能把艱苦完全拋諸腦後;我們爬山是在享受其過程,而不是登頂成就感,東遊記取的就是人生經,登山的心態正確,辛苦耕耘就會有收穫,若轉為興趣,那會是生活中最快樂的體驗;大自然的寶藏取之不盡,只怕你不願付出去換取;最後告訴大家一個祕密,此趟我曾因誤入岐徒踏入二度空間,撞見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順道參觀一遊,信不信由你.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水漾森林究竟美不美?
水漾森林這名稱詩情畫意,很多人都想一睹廬山真面目,然而去過的人卻評論不一,這不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而是氣候和陽光主宰環境的因素;沒有陽光,我們居住的地球會一片黑暗,萬物的顏色是由陽光反射呈現出來的;溪頭杉林溪一帶因林相水氣豐富和地理因素經常雲霧嬝繞;沒有陽光呈現出來的景色一片蕭瑟死寂,自然較不會感動人心,尤其會令攝影者大失所望,然有些藝術家或作家卻偏好這類色調來創作,傳達秋意和枯寂;另外,在薄霧半遮掩下,有時更能烘托點綴出水漾的朦朧美;水漾的行程,一般人多在午侯霧茫茫中抵達,隔日一早陽光尚未探出頭就啟程賦歸,往往見到的只是陰霾灰暗的景調,這就是多半評論不佳的由來 ,如果能等一等,等到陽光映照山頭,山林倒映水面會呈現綠色水漾,隨著太陽角度升高繼而轉變成藍色水漾,在靠近岸邊的淺水灘側逆光照射下,水底泥濘會反射水面呈金黃色,隨著觀賞或拍照方向和角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差異,若空氣中水氣較多的晴天(或霧散後或雨後轉晴)晨昏,更會展現不同的色溫變化,出現更美的,甚至是奇幻的水漾森林;藍天天空若能有些碎積雲或卷雲或陽光自雲層穿透照亮水漾森林的舞台光芒,景觀也會很華麗出色;美景是需要環境氣候和陽光來烘托點綴的;第一次沒拍到美景,個人建議多跑幾趟,攝影師第一趟往往是記錄環境和光線方向(隨季節而有不同),日後才拍出好作品;美景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要驟然下評論,美不美或好與壞,累積經驗可解惑,找到真理.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選擇山岳攝影的意義
攝影分類很多,婚紗和工商攝影有商業利益;人文攝影是競賽的常勝軍;而生態和風景攝影大概只能做為紀錄和裝飭品,且在時間.金錢和體力的負荷上遠勝於其他攝影;山岳攝影屬於生態風景的一環,除了展現美麗景觀外,亦可記錄輔佐學術研究,因此多數人.甚至七成的登山客不會看懂其涵意,台灣人登山習性多以健身和攻百岳山頭為主,鮮少會去了解生態環境;我曾經請攝影老師評論我的作品,得到的答案是另請了解山岳的人吧!常人看山岳照片的結論是:看來看去都是山,不都一樣嗎?我之所以選擇山岳攝影,除了興趣使然,它能幫助我了解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山岳也具有人文歷史意義,它能藉由環境氣候因素,提升本能歷練,修身養性兼運動健身,能親近大自然兼休閒度假,短暫的拋開世俗壓力,洗滌一身塵土,行得遠.看得近,把常人享受不到的幻化風雲.良辰美景.生態變遷記錄在快門裡;雪山白木林已被火吞噬,水漾森林也可能被洪水淹沒或變成枯木墳場,山會崩,河水會改道,大自然的力量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凝具生命中的永恆,就是我們生態風景攝影的使命,我們能把人跡罕至的高山各個角落風景裝進快門,把它帶回世俗與人同享,這就是山岳攝影意義所在,我們一群不為名利,只嘆作品乏人問津,就像Discovery和國家地理頻道收視率低迷一樣,無奈,多數人只願沉浸在只佔台灣土地1/5的樂土,對那4/5叢山峻嶺.原始荒野不感興趣.
訂閱:
文章 (Atom)